2025年3月28-30日,2025年全国生物电工与生物电磁高峰会议在中国广东松山湖畔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电磁学分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生物电工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学成像科学与技术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广东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联合承办。广东赛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为本次会议提供了赞助支持。

中国科学院郑海荣院士、王秋良院士、顾宁院士、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生物电工专业委员会徐桂芝主委、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电磁学分会陈光弟主委、以及来自全国90余家单位的400余名专家学者、科研人员、企业代表以及学生代表齐聚东莞松山湖,共同探讨生物电工与生物电磁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发展动态。本次会议共收到投稿130余篇,安排大会特邀报告34个,分会场报告87个,墙报15个。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李烨研究员主持,郑海荣院士、王秋良院士、顾宁院士,以及陈光弟主委、广东医科大学石明副校长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郑海荣院士致辞表示,随着生物医学技术与电子信息科学的深度融合,生物电工与生物电磁学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次会议的召开将为推动我国在该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重要平台。王秋良院士在开幕辞中,带领大家回顾了生物电工与生物电磁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需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用转化的协同,并期待更多青年新锐力量崭露头角,为该领域发展注入活力。顾宁院士代表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致开幕辞,寄望峰会进一步促进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生物电工电磁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助力我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迈向新高度。
随着国家“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生物电工与生物电磁学科正在发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生物电磁技术作为一门综合电气科学、生命科学、医学和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前沿领域,其研究内容涵盖了运用电工学科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命体活动自身产生的电磁现象、特征、规律,外加电磁场和其他物理场对生物体的作用效应与机制,以及医疗仪器、生命科学仪器中的电气科学基础问题。大会设置了特邀报告主会场、生物电磁效应机制与应用、生物电磁调控与干预、生物电磁测量与成像和生物电磁创新与转化分会场。本次会议设立了青年学者论坛,为年轻学者提供了交流学术的平台,众多优秀的青年科研人员脱颖而出,充分展现了我国生物电工与生物电磁学科发展的强劲活力与广阔前景。
中国科学院郑海荣院士、香港大学吴学奎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李亮教授、东南大学王雪梅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袁逖飞教授、河北工业大学徐桂芝教授、北京理工大学闫天翼教授、兰州交通大学逯迈教授、浙江大学谢灿教授、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张欣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任冯刚副研究员、济南大学孙春辉副教授、空军军医大学付峰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邱本胜教授、浙江大学吴丹教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鲲鹏HPC行业技术专家孙骞先生、河北工业大学许铮铧教授、重庆大学徐征教授作了精彩的大会报告,涵盖生物医学人工智能、临床超低场磁共振成像、整体充退磁技术、原位生物自组装磁纳米探针、神经振荡调控、生物电工发展历程、电磁辐射、调控与成像等研究领域和方向,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

东南大学孙剑飞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曹全梁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张志勇副教授、东南大学陆荣生副教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李烨研究员、河北工业大学杨硕教授、上海科技大学王雄副教授、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李艳红研究员、浙江大学张韶岷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陈支通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陈传芳副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王贺副研究员、河北工业大学郭苗苗副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郝延辉副研究员、广东医科大学林勤青年教师、西北工业大学孙伟康博士就生物电工与生物电磁领域的多个前沿课题展开深入研讨。

西北工业大学商澎教授担任论坛主席,邀请了30余位来自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共同探讨生物电磁技术的创新与转化应用。众多专家学者围绕“科技成果创新与创业”和“产学研合作科技攻关”主题展开了深入的圆桌论坛讨论,为推动生物电磁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建议,展示了我国在生物电工与生物电磁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创新。
此外,3月29日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电磁学分会和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生物电工专业委员会分别召开了工作会议,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并对未来的工作计划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讨论。会议还商议了下一届学术会议的筹备工作,据悉,下一届会议由东南大学承办,将持续推动我国生物电工与生物电磁学科的创新发展。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生物电工与生物电磁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更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推动生物电磁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宝贵思路。会议全面展示了我国在生物电工与生物电磁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创新,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科研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对于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战略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转发自“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微信公众号。)